高考那些事儿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到975万人,是近八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比去年增加35万人。今年高考,这975万年轻人,将走进考场,迎接他们独特的成人礼。他们考试的分数,将决定他们能否进入大学、进入哪个大学,以及人生将会有什么样的起点。
在975万同龄人里面脱颖而出,拼的已经不再是对考试科目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最后几天的时间安排、心态调整,和知识归纳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不再拼硬实力,而是拼软实力。 高考前,怕的不是学生紧张,而是老师和家长人为制造出来的紧张氛围,导致学生出现不必要的焦虑。
不参加高考的老师和家长,连着考前天天念念叨叨“高考前一定要注意营养”、“高考前一定要注意休息”、“高考前要调整心态”、“高考前要注意身体”、“高考前不能紧张”……本来学生是不紧张的,但因为天天被老师和家长念叨“不要紧张”,结果反而紧张起来。 一位往年考上复旦的学生说,家长最好保持平时的态度,让孩子怀着平常心去考试。“有父母觉得孩子辛苦,考前和考试两天都给孩子做丰盛的饭菜补营养,或者做点图彩头的美食。”往年有父母还要求学生考前吃粽子,是说“高中高中” ,结果学生因为考试前吃了粽子而一个早上肠胃不舒服,影响考试发挥。 曾经带着班级取得东莞中考成绩第一的老师麦春锦,自己的女儿也在近年考进了北大。她建议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考前紧张,有意无意传递给孩子。绝大部分家长最常做的就是反复叮嘱孩子高考要注意的细节,诸如,做题要再认真细心点等,是正确的废话,不单没有帮孩子减压,反而会徒增孩子的焦虑。
如果一个人要旅行,出发前几天,应该是最忙的:收拾东西、预定机票或者火车票、核对旅馆和行程单、查看当地的天气情况……只有当所有都准备齐全的时候,才不会在出发后,焦急地在机场里找不到身份证,也不会到达当地的时候找不到充电宝。 如果考生把高考当成人生很重要的一场旅行,为了这场旅行,已经准备了多年,那么在出发前几天,要做的,一定也是把以前所有准备好的东西清点一遍,以便让自己出发的时候胸有成竹。 不少考生在考前的最后几天,已经进入了一种“真空状态”——不再触碰课本,尽情地“放松”。其实这非常不可取。从心理上说,人忙碌的时候,内心比较纯粹;人没事干的时候,想法反而是最多的。如果考前真的处于什么都不做的状态,考生的思维很容易天马行空——可能想到高考之后的放纵,也可能想到如果考砸了会人生跌入低谷。想法太多的结果就是,要么考试很难进入专注的状态,要么考试精神压力过大影响发挥。
最后阶段,考生在知识上应该做好梳理,确保自己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回归课本,把考试的重点、难点、考点过一遍;整理试卷和往年真题,熟悉题型和答题步骤;梳理错题本,从中吸取教训;做题练手,为自己高考做热身运动,使自己头脑敏捷。 考试前,除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还要做好物质准备:准备一个清单和一个透明的考试袋子,把准考证、身份证带、铅笔、橡皮、签字笔、尺子……一个一个核对,放进考试当天要带的袋子里。 当考生把知识、考试物品和情绪统统都准备好的时候,胸有成竹,自然也就自信了许多。 人生重要一战,但本质就是做几套题 真正会紧张的考生,不是那些学习非常扎实的学生,也不是那些成绩很差的学生。成绩非常扎实的学生,经过了一模二模三模,对自己的水平已经有足够的肯定;而那些底子非常弱的学生,到这个阶段,也已经对自己有所认知了。会忐忑的,一般是那种不上不下的中层学生。这些考生,一个考点摸得熟透,另一个考点又一知半解,非常害怕考试恰好遇到自己不会的考点——这种学生,拼的是运气,不是实力;心态上,最好调整过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说到最后,高考的过程,就是静下心来,在夏天里面做几套题罢了。这几套题,考生们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准备了。 语文的作文,文采好不好,不是一天两天背出来的;高考数学的几何,也不是说考试前勤奋一点,空间立体思维就可以突然变好;英语也不是熬夜几天,就可以像大雄吃了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一样把考纲词汇全记住;历史的年份、地理的洋流、政治的唯物辩证、物理的自由落体、化学的元素周期、生物的细胞构造……这些,都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学会的。 考试要做的,就是安安静静地,坐在考场里面,认认真真地,把学会的东西,通过一道题一道题填写的方式,用一定的套路,回答出来。当认认真真完成了答卷,改卷人也自然会给你应有的分数和未来。 作为老师和家长,此时要做的,是平常心,不要增加孩子负担;作为学生,剩下这几天,要认真做好知识和物品的“行前准备”——专心准备考试,其他无需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