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一,什么是建筑行业四库一平台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11-30 23:13:57
浏览量:
1,什么是建筑行业四库一平台
企业数据库,注册人员数据库,工程项目数据库,诚信信息数据库2,如何理解住建部四库一平台全国联网
全国社保联网,输入你的身份信息就能查询到你的证书在哪个单位使用,你的社保在哪个单位。3,爱情公寓中关谷说的四库一是什么意思
四库一(日语すごい sugoi 的音译)是一个词,其亦作四国一、斯郭以等,是"厉害"的意思。4,如何查询二级建造师的注册销进度变更时间
合法的建造师的相关信息都会在网上公布,其注册、注销、变更时间等可通过证书的有效期来确定,推荐两个比较便捷的查询方式。四库一平台是国家的官方网站,建管家是专业的数字化建工企业服务平台,两者均汇集了全国大量的建造师注册信息,四库的查询入口为【从业人员】,建管家的查询入口是【查人员】,在“人员证书”中选择“二级注册建筑师”并根据关键词指引进行搜索,即可了解目标对象的所有证书信息了。5,四库全书的四库是什么意思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四库”又称“四部”,分别是经、史、子、集。这是中国自汉代以来形成的比较普遍的图书分类方法。《四库全书》的“四库”之下又分许多小类。经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部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著述,及部分佛、道典籍、古代小说等;集部包括楚辞、汉赋、骈文、唐宋诗词、元曲、历代文集等。级别:先知 古代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清乾隆年间历经十年编纂而成,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所有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6,四库是指哪四库
四库分别是:《经部》、《史部》、《子部》、《集部》。1、《经部》《经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2、《史部》《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3、《子部》《子部》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著述及部分佛教类、道教类、古代小说等。4、《集部》《集部》包括楚辞、汉赋、骈文、唐宋诗词、元曲、历代文集等。扩展资料:纪晓岚编写四库全书: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决定让清朝官员编著收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于是在二月份的时候开设了“四库馆”。随后,任命纪晓岚为《四库全书》总编辑,组织360多位文官们共同完成《四库全书》。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为了保障古书内容的齐全,3800多位官员们在抄写古书的时候,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公元1787年,《四库全书》在纪晓岚的主办下全部完成,历时长达14年,因为书籍内容繁多,所以纪晓岚等人制作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一提要共有200卷,收进《四库全书》中的额书籍种类多达3461种。因书籍数量太过繁多,纪晓岚再次进行了简化,制成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这一目录共有20卷。《四库全书》涵盖了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所以称之为“四库”。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四库四库分别是:《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1、《经部》 《经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 2、《史部》 《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3、《子部》 《子部》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著述及部分佛教类、道教类、古代小说等。 4、《集部》 《集部》包括楚辞、汉赋、骈文、唐宋诗词、元曲、历代文集等。 扩展资料: 纪晓岚编写四库全书: 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决定让清朝官员编著收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于是在二月份的时候开设了“四库馆”。 随后,任命纪晓岚为《四库全书》总编辑,组织360多位文官们共同完成《四库全书》。 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为了保障古书内容的齐全,3800多位官员们在抄写古书的时候,不能出现丝毫差错。 公元1787年,《四库全书》在纪晓岚的主办下全部完成,历时长达14年,因为书籍内容繁多,所以纪晓岚等人制作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一提要共有200卷,收进《四库全书》中的额书籍种类多达3461种。 因书籍数量太过繁多,纪晓岚再次进行了简化,制成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这一目录共有20卷。《四库全书》涵盖了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所以称之为“四库”。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出处:《新唐书·艺文志一》:“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古代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清乾隆年间历经十年编纂而成,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所有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麻烦采纳,谢谢!驾照考试中的倒库、贴库、移库,是指车辆前进、倒退的项目;单边、双边考的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左侧车轮上左边桥,随后右侧车轮再上右边桥,考的是对车辆宽度的认识;限制门考的是对车辆速度的控制;坡起是在坡道上停车起步;s形、8字形是车辆走s形和8字形的路段;夜间考试是夜间考试。7,四库全书中四库指的是
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学士,如戴震(汉学大师),邵晋涵(史学大师)及姚鼐、朱筠等亦参与进来。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10载。至1782年,编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乾隆三十八年(1773后)三月,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因四库全书总目卷帙繁多,翻阅不易,乾隆帝谕令编一部只记载书名、卷数、年代、作者姓名,便于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的目录性图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谕令,将抄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依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逐一登载。有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问题,则略记数语。此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告竣,共20卷。它实际上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分类,始于西汉刘向的七略。到了西晋荀勖,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门。隋唐以后的皇家图书馆及秘书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图书之所,都是按照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清乾隆开"四库全书馆",使成编时,名为四库全书。因为有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清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才得以较完整地存世。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 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靠前次***战争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 1948年,******撤离**,前往台湾,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倍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贵。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如运输、转卖、转抄、争执等)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补,加以已意而写成的书。 续书: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做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传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史部: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纪昀(1724-1804),字晓岚,河北献县人,著名学者。他朝夕筹划,校勘鉴别,进退百家,钩沉摘隐,与陆锡熊一起完成了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成为我国学术考证、典籍评论及版本考核、文献钩稽的集大成之作。纪昀亦是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处称"阅微草常",其藏书呈献四库全书馆后,收入者达105种,1868卷,入存目41种。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识断精审,思想邃密,是乾隆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汉学代表人物。因博闻广识而破例允许他以举人身份供职于四库馆,担任永乐大典的辑校工作。四库全书的主要纂修官。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耳山,上海人。四库全书总纂官,卓有成效,受恩赏尤多。乾隆52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他两人分摊费用。时值隆冬,陆锡熊患病,终因心力交瘁,死于重校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任上。可见朝野对四库全书之重视与严谨。 永?(1743-1790),乾隆帝第六子,号九思主人。乾隆末年被封为质亲王。喜作诗文书画,著有九思斋诗钞。四库全书馆正式成立后,乾隆帝为了表示对该项文化工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监控,命永?与永璇、永?,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于敏中为最高执行官即总裁,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宜。本套四库全书精编为豪华精装版,16开,50册,5箱,黄胶纸精印,仿红木箱装。本书目录 经 部 易经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孝经 尔雅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史 部 国语 史记 汉书 晋书 宋书 梁书陈书 魏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史通战国策 后汉书 三国志 南齐书 北齐书旧唐书 新唐书 列女传 越绝书 水经注 岛夷志略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吴越春秋 风俗通义 华阳国志建康实录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天工开物 东周列国志 子 部 儒子 说苑 帝范 政训 潜书 新序 盐铁论 潜夫论 近思录 郁离子 传习录 呻吟语孔子家语 温公家范 袁氏世范 兵家孙子兵法 吴子 司马法 尉缭子 孙膑兵法 六韬三略 握奇经 素书 将苑 李卫公问对 虎钤经守城录 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 何博士备论法家管子 商君书 韩非子农家齐民要术 农桑辑要医家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洗冤集录数理天文类 周髀算经 ………… 集 部楚辞 诗品 曲品 南戏 花间集 柳永词晏殊词 东坡词 秦观词 放翁词 姜夔词 贺铸词 周密词 蒋捷词 张炎词 文心雕龙沧浪诗话 唐宋传奇 李白诗集 杜甫诗集 王维诗集岑参诗集 高适诗集 孟郊诗集 姚合诗集 李贺诗集杜牧诗集 范仲淹词 晏几道词 周邦彦词 张元干词张孝详词 辛稼轩词 ***词 高观国词 刘克庄词绝妙好词 白朴杂剧 明清杂剧 欧阳修词 明十六家小品文汉魏六朝文 白居易诗集 孟浩然诗集 王昌龄诗集刘禹锡诗集 柳宗元诗集 李商隐诗集 温庭筠诗集全元散曲词 关汉卿杂剧 马致远杂剧 郑光祖杂剧王实甫杂剧 高文秀杂剧 李文蔚杂剧 贾仲明杂剧《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