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偷换概念,什么叫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什么叫偷换概念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11-22 08:45:46 浏览量:

1,什么叫偷换概念

直白点的意思就是 “曲解概念” 的意思

2,偷换概念是什么意思 请举例说明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偷换概念是一个歪曲对手言论的逻辑谬误。犯下这谬误者会把对方的言论重新塑造成一个容易推翻的立场,然后再对这立场加以攻击。小明:“我不认为孩子们应该往大街上乱跑。”大文:“应该把孩子们关起来,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小明:我比你长得高。小王:你再高够姚明高?大文把小明的概念偷换成:“孩子们不应该在大街上乱跑,所以要把他们关起来”,小王把“自己”的争议偷换到小明身上。 从而回避了争议的重点。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经在路上遭遇一名不友善的人。这个人认得歌德,但竟然当面对歌德说:“我不会让路予傻瓜。” 歌德说:“我正好相反。”然后给那个人让开一条路。

3,议论文中的偷换概念

就是本来说这件事,然后就引申到另一件事,然后围绕后一件事进行议论。

4,什么是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在辩论中本是惯用的伎俩。所谓偷换概念就是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引申推理,暗中将一些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某概念的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甚至本质等具体内涵。逻辑学中的偷换概念是一个歪曲对手言论的逻辑谬误。犯下这谬误者会把对方的言论重新塑造成一个容易推翻的立场,然后再对这立场加以攻击。当然,在我这边偷换概念则是是诡辩中最重要的技巧,但事实上,这只是误导人的谬误,因为对方真正的论据并没有被推翻。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诡辩较之于雄辩难登大雅之堂的重要原因。 那么先举两个例子1、前两天,一个朋友问我爱屋是不是一定及乌。我:请问对方辩友,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爱国吗?他:爱。我:那么根据对方辩友的观点,爱屋者必定爱屋檐之上不祥的乌鸦,那你爱国也就一定爱国内大大小小的腐败贪官,请回答我是还是不是。 2、09年校辩论赛决赛,我跟陈海燕的单挑。辩题:求专求博哪个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她:以埃菲尔铁塔为例,求博者就相当于是铁塔的四个脚,而求专者就相当于塔尖,请问对方辩友,埃菲尔铁塔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塔尖还是四个塔脚呢?我:塔脚,没有塔脚埃菲尔铁塔根本站不住。她:按你所言,只要塔脚不要塔尖,埃菲尔铁塔与桌子何异? 那么上面两个例子就是最典型的概念偷换,靠前个例子,我把爱屋及乌偷换成了爱屋爱乌,逼着对手把其观点中的糟粕全数吃进,然后再把其一点一点只给评委看。而第二个例子则是偷换了双方的共识,在这一比喻中,埃菲尔铁塔是双方交手交集,即陈海燕的观点是埃菲尔铁塔塔尖重要,我的观点埃菲尔铁塔塔脚重要。但是在偷换完了概念之后,她的观点变成了埃菲尔铁塔与桌子的不同点在于塔尖,而我的变成了埃菲尔铁塔与桌子的不同点在于塔脚。一瞬间就谬以千里了。

5,偷换概念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中性词偷换 [tōu huàn] 基本释义偷偷变换;交换百度汉语 离线使用更方便 立即下载近义词反义词掉包百科释义《偷换》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为防止他人发现而私密性的换取某物的行为。
视死如归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语:兴国安康:大同小异用打比方的方法组成的词语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画蛇添足由两个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词语:一丝不苟由两个相反(或相对)的词组成的词语:盛气凌人、视死如归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一丝不苟、大同小异

6,偷换概念 是什么意思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这是诡辩者惯用的手段。只要我们澄清概念,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就足以堵住诡辩者的口。偷换概念是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也是一种常见的诡辩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任意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2)利用多义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概念的特点,故意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3)抓住概念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抹***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4)混淆***概念与非***概念。扩展资料:例如,当有人说欧谛德谟克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就是在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所以没有人能说谎。”在欧谛德谟克的狡辩中,两次使用了“不存在的东西”这一语词,但其所表达的概念却是不同的。前者表达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概念,后者表达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他就是故意用后一概念去偷换了前一概念。在经典小品《卖车》中,赵本山给范伟出脑筋急转弯,问道:“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因为我们家的小狗讲究卫生!”赵本山说:“错!”高秀敏接着回答:“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来!”范伟无奈地说:“是出生的那个生啊。”很显然赵本山在这里把“生跳蚤”的“生”和“出生”的“生”进行了混淆,偷换了概念,才会让范伟手足无措。偷换概念是诡辩者使用得最多的诡辩伎俩之一。要达到偷换概念的目的,一般需要采取一些小伎俩。我们掌握了这些小伎俩,便能一眼看穿对方的手段,揭露对方的诡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偷换概念

7,什么叫偷换主语什么又叫偷换概念

偷换主语是指在一句话中前后主语不一致. 下面靠前句中前半句主语是"他们",后半句变成了"青岛";第二句中前半句主语是"色彩",后半句变成了"我们",所以是错的. 1.登陆青岛前他们专门对青岛市场作了调查,除了地摊货,青岛还没有布鞋的品牌店。 2.居室的色彩在空间上很有讲究,在客厅我们大多以中性色为主. 3.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焉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8,如何偷换概念

定义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偷换概念是一个歪曲对手言论的逻辑谬误。犯下这谬误者会把对方的言论重新塑造成一个容易推翻的立场,然后再对这立场加以攻击。偷换概念可以是修辞学的技巧,也可以用来作出对人们作出游说,但事实上,这只是误导人的谬误,因为对方真正的论据并没有被推翻。偷换概念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偷换概念的方法: 1、把对方言论作出曲解,把它推翻,再假装已经推翻了对方真正的言论; 2、断章取义——从对方真正的言论中选取有误导性的段落; 3、选取其他与对方拥有相同立场的人,把他们支持该立场的软弱论据推翻,再假装已经辩倒“所有”拥有该立场的人,从以推翻该立场; 4、虚构一个行为和信念遭受批评的人物,再声称该人物为对方言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过度地简化对方的言论为类比论证,然后作出攻击。 一些逻辑学书籍只把偷换概念定义为歪曲论点,但现时的用法可以泛指以上的手段。传播媒体有时也会偷换概念以操控传媒资讯。 可是,把对方的论点小心地描述和推翻并非经常是个谬误。这手法可以限制对方论点的范畴,使其离题,或者作出穷举**证的一步。例子 小明:“我不认为孩子们应该往大街上乱跑。” 大文:“把孩子们关起来,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那真是太愚蠢了。” 大文把小明的概念偷换成:“孩子们不应该在大街上乱跑,所以要把他们关起来”, 从而回避了争议的重点。
故事发生在赵国当时的马匹流行烈性传染病时候,秦国严防瘟疫传入国内,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禁止赵国马匹入关。这天,正巧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关吏说:“白马是马”。公孙龙说:“我公孙龙是龙吗?”关吏一愣,但仍坚持说:“按照规定只要是赵国的马就不能入关,管你是白马还是黑马。”公孙龙微微一笑,道:“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说,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说你要马,给黄马、黑马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由此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所以说白马非马。”关吏越听越迷糊,被公孙龙这套高谈阔论搞得晕头转向,被侃晕了,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骑白马过关。这个就是偷换了马的概念。偷换概念,简单的讲,就是用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来替换事物的本质属性,达到偷换的目的。

9,高考材料作文疑问1什么叫偷换概念

1、高考材料作文大致是由“材料+要求”两部分组成,命题者提供简短的材料,明确写作的具体要求,但没有确切的作文话题指向,考生要根据材料确定题目与表达主旨进行写作。2、有些材料作文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这就需要考生透过这些原文的词语,分析挖掘它所包含的深层意蕴,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写作。
偷换概念没有偏离旨意是没有关系的,还可以加上见解独特的分.注意,不能离开文意. 你写之前,一定要在脑中想好大致的提纲!!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语文历来是高考的首仗,打好首仗,至关重要。语文的重点就是作文,如何写好高考作文?昨天,笔者就此走访了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黄永光老师。 高考作文的发展方向 去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没有材料,文体不限,可以自由想象,自由发挥。但自由发挥并不代表可以乱写一通,实际上,不限文体是让学生有发挥特长的机会;而题目本身也将想象、联想这一思维能力作为考查的核心。虽然想象、联想以前也常被作为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但从未居于这么"显赫"的地位。这意味着,以前八股文的写作方式被抛弃了。当材料作文成为一种作文模式时,它便束缚了考生的想象力。 但是,提倡想象和联想却不允许乱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文,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科技、科幻基础,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真实性。在扎实的基础上提倡创新,将是未来高考作文的精神。今年高考作文也不例外。 审题立意与创新思维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很重要,学生必须对题目吃透吃准。广州市模拟考中,很多同学没吃准《对未来教育的展望》这一题目,用现实代替未来,猛烈抨击现存的教育制度。这种没有"未来"的文章连"符合题意"这一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只能拿个安慰分。看来,作文的基本点训练是不容忽视的。以为新的高考作文自由度大,不必进行这项训练,吃亏的终究是考生。 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去年高考作文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一味求稳,担心创新会冒险失分。但作文60分里,50分是基本等级分,10分是发展等级分,求稳拿不到高分。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应该在求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挥个人特长。 关注社会热点 很多考生都有看报纸的习惯,可是,茫茫报海,"热"在何方?3月至5月的报纸热点应是关键。去年,当克隆技术炒得沸沸扬扬时,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横空出世。但另方面,考生应关注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让青少年与社会脉搏同跳动,才是高考作文改革的目的。 高考作文 写议论文最保险,如果不脱题,卷面整洁,没有大量错别字,差不多40分到手 呵呵~作文的技巧告诉你会把你吓一跳的哦,原来作文也可以这么简单,我的秘诀就是写大量的提纲。我高考作文45分以上,可是我的作文练习时间一周只有短短的10分钟,再加上半个月一次的整篇练习。 抓住细节,以小见大,写得真实,最好能有写悬念,抓住阅卷老师。 题材要新颖,不能千篇一律,不是写老师就是写父母的,但不能偏激,会把老师吓着的(他们已经心力焦脆了)。 一定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写,那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10,偷换概念什么意思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这是诡辩者惯用的手段。只要我们澄清概念,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就足以堵住诡辩者的口。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当你向老板请假的时候,他这样回答你: 你想请一天假?看看你在向公司要求什么? 一年里有365天你可以工作。 一年52个星期,你已经每星期休息2天,剩下261天工作。 你每天有16小时不在工作,去掉170天,剩下91天。 每天你花30分钟时间喝咖啡,加起来每年23天,剩下68天。 每天午饭时间你花掉1小时,又用掉46天,还有22天。 通常你每年请2天病假,这样你的工作时间只有20天。 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休息不上班,你只干15天。 每年公司还慷慨地给你14天假期,算下来你就工作1天,而你还要请这一天假?! 这种类型的诡辩就属于偷换概念,它是利用所归纳出时间的重复性来达到目的的,数学上称为“套袋式原理”。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这是诡辩者惯用的手段。只要我们澄清概念,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就足以堵住诡辩者的口。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当你向老板请假的时候,他这样回答你: 你想请一天假?看看你在向公司要求什么? 一年里有365天你可以工作。 一年52个星期,你已经每星期休息2天,剩下261天工作。 你每天有16小时不在工作,去掉170天,剩下91天。 每天你花30分钟时间喝咖啡,加起来每年23天,剩下68天。 每天午饭时间你花掉1小时,又用掉46天,还有22天。 通常你每年请2天病假,这样你的工作时间只有20天。 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休息不上班,你只干15天。 每年公司还慷慨地给你14天假期,算下来你就工作1天,而你还要请这一天假?! 这种类型的诡辩就属于偷换概念,它是利用所归纳出时间的重复性来达到目的的,数学上称为“套袋式原理”。 同时亦有一种开玩笑式时的偷换手法。 举一个以下的例字。 在某栋商业大厦中 a君向b君提出发问 a君:不知道f4是什麼呢?(原来问题是指4楼开的是什麼商楼或公司) b君:f4是台湾某队音乐组合 以上b君把原来a君所指的问题 偷了过来,同时把他换改了另一个可行 同时正确的答案。 当中虽然可以指a君的问题问得不够清晰而引起b君问非所答的情况,但在同时 同一的问题被引到另一种不同 甚至无关的情况 亦是偷换概念的手法之一。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起来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在概念上玩弄游戏,这是诡辩者惯用的手段。只要我们澄清概念,正确地解释概念,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就足以堵住诡辩者的口。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当你向老板请假的时候,他这样回答你: 你想请一天假?看看你在向公司要求什么? 一年里有365天你可以工作。 一年52个星期,你已经每星期休息2天,剩下261天工作。 你每天有16小时不在工作,去掉170天,剩下91天。 每天你花30分钟时间喝咖啡,加起来每年23天,剩下68天。 每天午饭时间你花掉1小时,又用掉46天,还有22天。 通常你每年请2天病假,这样你的工作时间只有20天。 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休息不上班,你只干15天。 每年公司还慷慨地给你14天假期,算下来你就工作1天,而你还要请这一天假?! 这种类型的诡辩就属于偷换概念,它是利用所归纳出时间的重复性来达到目的的,数学上称为“套袋式原理”。

© 噜噜熊-出国留学网 版权所有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