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APS审核(一)
2002年前,申请德国大学不需要APS,但是,很多高校已经不承认中国留学生提供的材料公证件了。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拿着公证件去学校教务处和学院二次盖章,即在公证件上再盖一次原章,才能得到学校的认可。更有些学校,需要学生提供双认证,即公证件的使馆认证。如果说现在的APS制度还有同学觉得是对中国同学的不公平的话,那当时的这种做法,可以说就是赤裸裸的歧视。试想一下,你和你语言班的外国同学一起去学校外办递交材料,其他国家的同学全都顺利递出,轮到你,外办老师直接拒绝接收,要求你寄回国内盖完原章再来。站在原地呆若木鸡的你,一边应付着其他国家同学关切又不失好奇的询问,一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犯了什么错啊!
事实上,你并没有犯任何错,但当时一些留学中介做假材料成风,到了让德国高校闻风丧胆的地步。德国当时实行的还是本硕连读的Diplom制度,也就是说,原则上211高校满一学期,就可以在相关专业的德国高校注册,拿学生身份。并且,对申请者的年龄没有任何限制。于是,身边学生拿出的大学成绩单几乎全是211高校的,入校后,却被发现连一些基本的高中数学概念都没有接触过。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注册后就再也未在学校出现过,拿着学生签证做起了生意,或是打起了黑工。。。这就是aps审核的由来。由于并不是一段好的历史故事,本意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抱怨APS审核,相反,你甚至应该感谢这套制度。APS审核机制的引进,保证了德国留学生的总体素质与质量。有资料显示,02/03年全面开展APS审核制度的头几年,选择留德的中国学生人数有大幅度下降。
免学费的德国高等教育,有权利选择专业过硬+基本素质高的留学生。所以,如果你决定来德国留学,请认真对待APS审核(个审,团申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把它当做漫漫留德路的起点。这条路没有捷径,但至少走过来的,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值得尊敬的,有真材实料的小伙伴。而与聪明的人一起做聪明的事,本身不就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
严格的说,APS审核部全称叫做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所以,APS审核实际上可以分为两方面问题 1)签证问题 2)专业问题(包括语言)。
我们先来说签证问题。由于之后申请德国签证时可以直接通过审核部递交并采集指纹,不需要再走面试程序,所以审核部的第一个重要工作,其实是对签证问题进行考察并记录。要参加APS审核的同学请务必准备好这部分问题, 诸如: 个人家庭情况,个人经历介绍,留德动机,以后的规划等。除了学成后是否想留在德国的问题之外,请务必保证叙述的真实性。由于这些记录的资料可能会作为签证官最后发放签证的考量材料,如果出现与真实情况出入较大的情况(比如是否已婚之类问题),有可能会导致与APS证明无关的拒签。而这类的谎言或者情况美化,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关于在德国学成之后是否想留在德国,每个签过证的人应该都明白,在递交非移民类签证申请前的移民倾向,无论是放在哪个国家,都是大忌。所以,无论你将来有多想留在德国甚至入籍,从踏入APS审核部的大门那一刻,请把这个念头暂时封存起来,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一些网上经验贴里看来的梗,请酌情使用。比如你学机械制造的,可以说你从小喜欢德国汽车,德国机械,德国作为机械行业的全球楚翘,民众对于这个说法的认可度没有问题。但是,诸如因为从小喜欢格林童话而想去德国留学的话,且不说这句话审核官已经听了多少遍了,本身这个理由用德式思维考量,就是个不能自圆其说的奇怪说法。如果一本童话就可以简单决定人生的重大选择,那你可能并不符合严谨的德国审核官对申请者的预期。毕竟,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德式思维需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童年故事,而是真正理由充分的,平淡无华却让人信服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