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院校建校史——香港岭南大学篇
岭南大学为香港八大教资会资助的公立大学之一,亚洲博雅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其历史可追溯到1888年的格致书院。这一书院由当时的美国长老会在广州沙基金利埠创办。同年3月,学院正式向第一批30位学生授课。1893年,格致书院脱离美国长老会,在纽约另组董事局,成为一所不属於任何教会的基督教大学。1900年,为避免是时乱,格致书院曾迁往澳门暂避。十年之后,即1903年,格致书院改名Canton Christian College,中文校名亦改为岭南学堂,“岭南”二字开始用作校名。1904年,岭南学堂决定迁回广州。
关于岭南大学的校徽可追溯到1911年,从康乐校园的景致获得灵感,当时的校友司徒卫设计出一个饶有意思的校徽——圆形校徽的上半部是广州的白云山,横亘其中的是珠江,其南岸有茂盛的荔枝树;下半部是康乐校园的曲水细流,富有诗意。这个圆形校徽经过多次细微的修饰,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当时岭南学生参加省运动会的时候,啦啦队所用的校旗以红色为底色,上面印有「岭南」两个灰色大字。自此「红」、「灰」二色成为了岭南精神的代名词。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文名称改为岭南学校,但是英文名称没有改变。1918年,岭南学校发展出整套大学课程,并且颁发学位证书予当年修毕课程的三名毕业生。这时候,美国的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史丹福,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等十五所著名大学正式接受岭南毕业生入读研究院课程。
1926年,国民政府颁布私立学校立案规程,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大学,岭南学校亦在被禁之列。岭南学校随即成立以华人为主的校,以取代纽约董事局,并准备由华人接手主理校务。1927年1月,校推举一直襄助校务的钟荣光为校长,李应林为副校长,展开华人领导岭南的新一页。岭南亦正式易名岭南大学,英文名称亦相应改为Lingnan University。抗战期间广州沦陷,迁移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学的校舍继续授课;农学院则租用屯门蓝地的农场。
1945年抗战胜利,岭南大学重回广州康乐村的校园,李应林承担起复课的任务,完成了艰巨的重建工作。1948年8月,陈序经接任校长一职,迅即将岭南大学的学术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1952年底,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岭南大学的康乐校园变成了中山大学的校园,原有的课程或科系拼入广州其他院校,曾经是国内著名学府的岭南大学正式解体,结束了六十多年曲折而光辉的教育道路。
1967年9月,岭南校友在香港成立岭南书院有限公司筹办岭南书院,开始了岭南大学复校的第一步。创设伊始,岭南书院借用岭南中学的课室上课。第一年取录了约一百名新生入读大学先修班,三十名入读一年级,其中有部分学生在学校寄宿。后来得到热心校友支持奔走,岭南书院先后兴建了教学及行政大楼、大礼堂、语言实验室、图书馆及教职员宿舍,具备了专上学院的基本规模。1974年,岭南书院师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超过七十间北美的大学承认岭南书院具有高等学府的地位。1978年,岭南书院成功向教育署注册为专上学院,并随即易名岭南学院,同时推行由政府资助的专上学制。
1991年,获政府纳入「大学及理工资助委员会」体系,成为本港颁授学位的大专院校之一。1994年,首次颁予荣誉学士学位。1995年,迁往屯门新校舍,以提供博雅教育为其办学宗旨。 开始开办哲学硕士课程。1998年,其获得了独立评审资格。1999年,获批准升格为大学,正名为岭南大学。
2000年,开始开办哲学博士课程。2003年,成立岭南大学社区学院。2006年,在教资会主持的「2006年研究评审」报告中,岭大的整体研究表现指数位列全港八大院校的第四名。2008年,正值岭南大学创校120周年暨香港岭南大学复校40周年纪念。2012年,加入成为「世界博雅学府联盟」的成员。2015年,岭南大学被《福布斯》评为「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学院」。2018年岭南大学迎来了的五十周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