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什么是博雅教育?

什么是博雅教育?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06-30 10:37:37 浏览量:
什么是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英文:liberal arts eucation)又可译为通识教育、文科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等。“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在古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古希腊倡导博雅教育﹙liberal eucation﹚,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中的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在东方,这种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通常的儒家教育;六艺教育注重综合知识和技能,而儒家教育偏重人格和人文素质。

博雅教育所涉足的范畴随着社会而变迁,到了近代,人文和科学都成为了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博雅教育又被称为文理教育。

博雅教育是怎么来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博雅型专业,通常包括3大类学科领域。第一是人文,比如历史、哲学、社会学;第二是艺术,比如音乐、绘画;第三是纯理科,数理化生,不包括工科。

那这些学科是怎么来的呢?首先,博雅教育,也就是liberal arts,最早起源于古希腊。那时候liberal,就是“free”自由的意思。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身体不自由,就是奴隶。但如果想追求真正的自由,除了身体,思想也必须是自由的。

于是,他们开始想,思想自由的人都具备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是怎么形成的?由此诞生的课程,就是最初的博雅教育。凡是追求真正自由的人,就去学习这些课程,包括1门必修的哲学,再加7门选修:几何、代数、音乐、天文、逻辑、语法和语言艺术。到了欧洲文艺复兴,博雅教育逐渐发展成宗教式教育的对立面。它不主张以圣经为本,而是以人为本。

在原有基础上,博雅教育开始强调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性。同时,历史、诗歌、写作,也在这个时期纳入了课程体系。再后来,德国有一位伟大的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他提出的教育理念,再次推进了西方的博雅教育。他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一些通用的基本知识,不仅包括书面的理论知识,还有能力、思维、素养等等。这些东西非常之重要,应由学校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学生则先系统学完这些,再根据求职意向,去做专门的技能培训。

这些理念,就构成了今天的博雅教育。它的起源,是服务于不愁温饱,对自己思想境界有追求的上层阶级。它的目标,不是培养某个领域专家,而是培养各行各业都需要的核心素质,一种能应对多变环境的基础思维方式。

这些专业体验有何不同?

在英国,凡是办学较悠久的名校(lse就属于比较新的学校),尤其牛津、剑桥,肯定也都是走博雅教育路线的。只不过专业分得细一些,选课自由度低一些,但同样没什么职业导向性。

甚至有很多专业,都是属于那种你一眼看过去就会忍不住问,“这个到底学来干什么?毕业之后又能做什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以前,能去到牛剑读书的英国人,极少会是工薪阶层,一般至少也是中高产阶级以上的。这些人压根不用考虑找工作,读大学也不是为了学技能,更多是思维培养和社交。所以这些老牌名校在创办之初,就不是为了培训学生工作技能的。他们甚至认为,技能型教育不够高级,只有博雅教育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人才。

博雅型专业适合什么样的学生读?

有了前面的内容打底,再来看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最适合的一类,就是打定主意并且有实力走学术路线的学生,目标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教授。因为博雅型专业本身就更偏学术,能给学生打下非常好的思维基础。到了硕士或博士阶段,再投入某一个细分的领域。还有一类也比较适合,就是很有想法,并且自我驱动力和求知欲都很强的学生。他们能够主动抓住身边一切可能的资源,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毕竟博雅型专业虽然重视思维培养,可跟职场的断层也是不可忽视的。除非学生很有主见,不用等老师安排,才有可能在读这类专业的情况下,主动结交朋友,谋求实习机会,课外学习新技能。否则,按部就班上完四年课,毕业后就业肯定得成问题。

如果您想对留学有更多的了解,请点击微聊联系金吉列咨询规划师ziki~

TAG: 博雅教育

© 噜噜熊-出国留学网 版权所有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