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读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一提起法国,就是埃菲尔铁塔﹙tour eiffel﹚,一提起巴黎,也是埃菲尔铁塔!不得不承认,100多年了,这座塔存在感也太强了吧。重读了一遍埃菲尔铁塔的故事,没想到是个标准的“爽文”,现在还有点儿心潮澎湃。原来,这座“玲珑宝塔” 不只是一个地标,还是个传奇!
故事从1884年开始,这一年法国政府为了1889年要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exposition universelle e paris﹚,向社会征集“铁塔”概念的设计方案:“研究在champ-e-mars建一座铁塔的可能性,底座需为方形,整体需高300米,宽125米以内..."。
当年的法国政府,可是为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的筹备铆足了劲儿。那一年正逢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工业革命推动着工业科技高速发展,新鲜的发明层出不穷,一场成功的世博会就是国力强盛的标志。在征稿之初,这座注定要成为世博会亮点的铁塔建筑,被设定为“暂时的”、“好建的”“易拆的”以及“便宜的”。最终在征集到的107个靠谱和不靠谱的方案中,埃菲尔公司﹙compagnie es établissements eiffel﹚的设计赢得了青睐。因为埃菲尔公司太专业了,在别人只给了一张草图或者概念图的时候,他们给了整整一套方案,设计水准也高,再加上不少奇葩设计的衬托,这个方案显得无比合理。
铁塔的初创并不是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本人,而是他公司的两位工程师:maurice koechlin 和émile nouguier。1884年6月他们做出了第一版设计,初稿其实也挺好看的。作为老板,埃菲尔表示:嗯,不错,有启发,就是过于极简了,不符合当时装饰艺术的风潮。然后他在9月买下了两位设计师手中的专利,并要求两位将方案增加更多细节。1885年,埃菲尔公司将这套已经完成度相当高的方案提案上去,1886年竞标成功,和政府签约。
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埃菲尔公司为了建造铁塔,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投入,还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原来,可怜巴巴的政府只能承担实际造价25%的费用,剩下的75%由埃菲尔公司自己承担。作为置换,埃菲尔公司可以拥有铁塔20年的独家经营权。这意味着,收回成本的唯一方式是卖门票,如果建成之后效果不好,或者大家不买账,就血本无归。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铁塔建造之初是多么不受待见的故事吧?
这场19世纪末的铁塔大论战正是由当时的文艺界领军人物们挑头,加上报纸媒体煽风点火,最后引起了一片关于美学和安全性的讨论。不止,这边铁塔刚一动工,一个由300个艺术家、作家、雕塑家等组成的抗议团队就火速(以优美的文笔)写了请愿书,要求叫停工程, 简而言之就是嫌它丑。"高挑细瘦的钢铁金字塔,粗俗又巨大的骨架,它的的基底看起来更像是要承载一座基克洛普斯式的纪念碑,可实际上却立着滑稽的细长身躯,活像个大烟囱。建造铁塔的所有部件在巴黎郊区的levallois-perret工厂(由埃菲尔公司拥有)中锻制、切割,再运往工地进行拼接。这其中涉及巨大的“运算”工作量,想象一下在没有电脑,甚至没有计算器的时代。
埃菲尔的团队更是堪称硬核,人家仔仔细细画完图纸后,在施工阶段居然没有一处有问题,每个钉子,每处衔接都算的准准的,建筑效率超高,完美符合甲方“速战速决”的需求。
1887年1日,进场及奠基。1887年7月1日,安装塔墩。1888年4月1日,底层完工。1888年8月14日,二层完工。1889年3月31日,顶部完工。仅用了2年2个月零5天的时间,这座当时的“世界第一高”在巴黎拔地而起!
待到1889年5月15日,巴黎世界博览会正式开启之时,铁塔已经完全喧宾夺主,抢了所有风头。古斯塔夫·埃菲尔成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的嘉宾,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300米高空。铁塔原计划世博会后就拆除,后来因为没钱建,让埃菲尔公司经营了20年。1909年,独家经营权的协议终止,铁塔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巴黎人为此争论不休,拖了5年却赶上了一战。没想到,铁塔的高度倒成了无线电报传输的一项资产,甚至在1914年的马恩斯战役中,塔上无线电报干扰器成功地干扰了德军的信息传输,帮助法国扭转战局。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