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说的英联邦是什么?有哪些国家?
英联邦的由来
英联邦这一概念最初不是由英国人提出的,它是由南非人史末资将军在一次帝国会议上提出的概念。而史末资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就是觉得大英帝国在经历一战后,实力已受到重创,无法继续维持广大殖民地的统治。但他们又不好直接与英国撕破脸,所以只好稍微委婉地向英国表述谋求独立的想法。
而英国此时也深知自身实力已无力维持对下面一些较大殖民地的统治,所以为了避免与殖民地间的不欢而散,英国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适当的妥协。1931年英国议会略显无奈地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这项法案规定英国的自治领都有获得完全独立的主权。随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宣告独立,而英国也对这些国家的独立予以了承认。
不过这些独立的国家并未完全脱离英国,而是与英国以联邦的形式绑定在一起。但这一联邦并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个国际组织。这一组织既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也没有统一的权力机构,但联邦成员国必须承认英国国王是名义上的君主和国家元首。
在二战结束后,随着英国再次元气大伤,其实力很难维持众多海外殖民地的统治,所以其管辖的许多殖民地纷纷选择独立。而这些新独立的殖民地为了利益和发展,他们中的大多数又都加入到了英联邦中来,继续与英国藕断丝连。
英联邦成员国
目前英联邦国家的数量还真不少,有53个之多。这些国家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其面积加起来比俄罗斯还大,人口数量也有近24亿人。所以如果这一组织能够团结协作的话,那么其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但他们毕竟是为了利益才凑在一起的,所以团结谈何容易。
在英联邦的53个国家中,非洲国家是最多的,有18个国家加盟。他们分别是:博茨瓦纳、喀麦隆、卢旺达、加纳、肯尼亚、莱索托、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
而美洲国家次之有13个,分别是:加拿大、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然后大洋洲有11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斐济群岛共和国、基里巴斯共和国、瑙鲁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萨摩亚独立国、所罗门群岛、汤加王国、图瓦卢和瓦努阿图共和国。
接着亚洲也有9个国家,分别是:印度、塞浦路斯、孟加拉、文莱、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最后欧洲还有2个国家,分别为英国和马耳他。
英联邦各国间的关系
在英联邦的发展史上,英国在大多数时间都扮演着主角的角色,所以英联邦各国间的关系,基本就是英国与其他加盟国的关系。而英国对待英联邦各国的态度也是分时期的,在不同时期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是有差别的。
首先,从二战结束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这一时期因为英国需要大量的资源重建和稳固自己的国际地位,所以英国此时也是极力拉拢其他英联邦国家。当时英国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其他英联邦国家关税特惠的资格,而且在外交上也特别照顾这些国家。所以在这个时期,英联邦各国的关系比较其乐融融。
然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英国在失去大片殖民地后,其实力已大不如前。尽管战后他们在极力拉拢各英联邦成员,但衰退之势已不可避免。所以随着英国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得不到更多经济支持的各英联邦国家也开始出现了裂痕。后来随着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他们也越来越忽视英联邦的发展,以至于开始嫌弃起这帮穷亲戚了。所以在这一时期,英联邦各国的关系比较疏远、冷淡,基本都是各自发展。
最后,新世纪初至今,2002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上台后提出了枢纽外交政策,即重新将英联邦定义为英国对外推广软实力的重要枢纽。但时过境迁,许多当年英国看不起的穷亲戚,像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已发展起来了,这时英国再想来拉近关系甚至是领导别人,人家怎会心甘情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时期,尽管英国想要重振英联邦的影响力,但也已是有心无力了,毕竟实力就摆在那里。而像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其实力已不亚于英国,而这些国家也都想在英联邦中占据主导权。所以这一阶段的英联邦各国应该算是处于多方争权夺势相互角逐之中。